体内湿气情况自测 寒湿一去百病消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 湿邪作为六淫邪气之一,若侵犯人体上部,则表现胸闷咳嗽,晨起咳痰,头蒙不清醒,一遇到空气中湿度变大,就不不舒服.

  体内湿气情况自测

          1.起床时:感觉疲劳,头昏,打不起精神来,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小腿发酸、发沉;

2.如厕时:清晨方便后,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一箱水还冲不净;平时用手纸一两张纸就够了,突然有一天用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 就说明身体有湿邪了。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 不净的感觉。

3.洗漱时: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4.刷牙时:刷牙时恶不恶心。很多人说自己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

5.体态虚胖关节不适:饮食作息和原来一样,但体重却明显增加。其实湿气重的人是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的,还会出现虚胖甚至下肢水肿、腿肚发沉的问题。关节僵硬,会让你感到起床时浑身酸痛。

湿气是万病之源

谷雨后,空气湿度加大,养生重在祛湿。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 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 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 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 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 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 侵入。

湿邪也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南方的冬天,令人难受了。湿气遇热则成为 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雨天让人喘不过气来。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

 湿气是什么

人们常说的湿气,在中医理论中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比较好理解,就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住环境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内湿则多是 由人体自身的脏腑功能协调失衡所生,最常见的是由脾虚失其健运功能,水湿停聚体内后形成内湿。内湿常见于素体肥胖,痰湿过剩之人,或贪食生冷,过食酒肉, 损伤脾胃。


本文来源: http://www.ewsos.com/a/20160522/1315051.ht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骆凤春

最新保健资讯
疾病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