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胃 什么是胆汁反流性胃炎

2011-12-1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可能很多人都还不知道什么是胆汁反流性胃

下面医院胃肠医生为您详细解答什么是胆汁反流性胃炎:

推荐阅读《《《《胆汁反流性胃炎饮食

医院医生指出,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饱胀感或不适,有隐痛或剧痛,常呈周期性发作,可伴腹胀、嗳气(打饱嗝)、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消瘦等;少数还可有胃出血(系胆汁蚀破黏膜血管所致),表现为呕血或排黑便(柏油样便)以及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等。反流轻者,也可无症状。

患者作胃镜检查,可见胆汁不断由幽门口(或胃肠连接处)涌入胃内,胃黏膜(特别是胃窦部黏膜)有明显水肿、充血、粗糙、脆弱,触之易出血,表面较污浊,附有黄绿色胆汁,黏液湖(左侧卧位时,胃内黏液集中在胃近端的大弯处,此处称黏液湖)内含大量胆汁,即可确诊。

胆汁为什么会发生反流呢?正常情况下,幽门口是收缩关闭的,当胃内食物经胃蠕动排入十二指肠时,幽门口舒张开放,食物排空后,幽门口又收缩关闭,从而可防止胆汁反流入胃。但当出现下述情况时,诸如胃部分切除术后,施行过迷走神经切断和幽门成形术、胃肠吻合术后,进行过胆囊摘除术,先天性幽门口关闭不全和中老年人脏器发生了生理性退行性改变等,可破坏幽门口的把关作用,于是就可发生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是怎样造成胃黏膜损伤的呢?胆汁反流(更确切地说,是混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时,十二指肠液中的胆汁(内含胆酸)、胰酶和卵磷脂等可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缘由是,胆酸可溶解胃中的黏液(黏液有保护胃黏膜作用)和破坏黏膜表层细胞,这样就导致了胃酸直接刺激胃黏膜使之受损;进入胃内的胆汁,还能激活卵磷脂A,使卵磷脂变为溶血卵磷脂而破坏细胞膜;另外,当碱性的十二指肠液与酸性的胃液中和,胃窦pH值(酸碱度)接近中性时,可激活胰酶引起胃黏膜损伤。

推荐阅读《《《《胆汁反流性胃炎该怎么治疗

还有,胆囊切除后此病的发病率也增高(有人报告,60%的本病患者有胆囊切除史),这与十二指肠内一天24小时都有胆汁不间断地流入有关(正常胆囊时,胆汁是餐后定时进入十二指肠的)。

(责任编辑:liuwei)

免费提问: (请输入您的问题,我们的医生马上给您回答)

Google提供的广告

百度主题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