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了解 中耳炎的治疗和预防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

中耳炎 问答导读 

中耳炎的治疗和预防,病例分析,治疗方法参考请浏览相关页面,  患者发问: 耳内册老痒不懂得怎么会事快有1年多了时间了.去大医 就是耳内老痒.也不懂得怎么会事,我如今该如何做? 第一次问题增补:并且就是痒.也不流脓.就是痒~~~~~~~~~~~~~~~~~~~~~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您好,你好:1.不能排除中耳炎的可能,建议查抄,1.踊跃医治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瘦小者,行腺样体切除术。下鼻甲后端瘦小者,行下鼻甲后端部份切除术。 2.抗生素医治:急性期可选用抗生素,预防或节制感染。 3.类固醇激素药物:可用地塞米松或强地松口服,作短期医治。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你好:你的病我认为按中医来讲是肝脏有风.有火.有湿. 医治应以:清热祛湿.平肝熄风. 方药:龙胆泻肝丸+虫退+防风. ,......

  中耳炎、耳聋耳鸣等诊断,...

  医网耳鼻喉百万问答,请浏览相关频道。

患者提问:

中耳炎的治疗和预防
我女儿今年十岁,从小就有中耳炎的毛病,由于鼻子和嗓子引起发病.请问如何治疗效果最好,怎样预防?谢谢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10岁
●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经常由于鼻子和嗓子引起发病,还有过敏性鼻炎.

医生回答,只能参考:

你好,你的病情属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成;或为急性坏死性中耳炎的直接延续。另外,鼻、咽部的一些慢性病灶如慢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等亦为重要原因。其致病菌多为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其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较多。亦可见到厌氧菌的感染或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 治疗上应该针对病因治疗,然后结合局部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彻底清除病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中华耳病网

医生回答,只能参考:

用猪苦胆在勺内烧开放入明矾末,研成细末,吹入耳朵内,一次即愈。

医生回答,只能参考:

下面揭示就诊指南: 1)确定中耳炎的类型。 1.单纯型--最常见,多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耳流脓,多为间歇性,呈粘液性或粘液脓性,一般不臭。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时,脓量增多,检查见鼓膜中央部穿孔。 2.骨疡型--又称坏死型或肉芽型,多由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来。组织破坏较广泛,特点是耳流脓多为持续性,脓性间有血丝 3.胆脂瘤型--但非真性肿瘤,耳内流脓量少,可有白色鳞片、豆渣样物,恶臭。有时可出现头痛及听力明显下降。 2)应请耳鼻咽喉科医生详细检查耳内,区别上述类型。 3)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4)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5)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1.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2.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6)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7)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8)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怎样治疗中耳炎的治疗和预防请心理医师协助开导。、避免洗冷水澡、淋雨、早晨游泳、或冷天游泳。最好在体能较好时,及夏天午后才可游泳。、请勿过度疲劳或熬夜,尽量睡眠充足,以保持旺盛之体力。、应做规律而渐进的运动。如:登山、健行、跑步、韵律舞或打球。一周三次比较刚好。、病童在游戏或嬉戏时、追逐跑跳过度激烈时,应予以制止。、应多吃新鲜的食物、或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如鱼、牛乳、蛋、大豆、肉等与谷类食物。、禁忌食物:梨、西瓜、蕃茄、椰子、香瓜、橘子、哈蜜瓜、大白菜、白萝卜、冷饮、冰水、香烟、啤酒、及各种酒类。应该避免巧克力、核桃、鱼干、及人工加味加工食品。您的联系方式一定要填写正确,以便我们与您联系。您的所有信息我们都会为您严格保密。

医生回答,只能参考:

中耳炎 病因症状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 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 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 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 “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通到咽喉的通路-- 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 耳咽管炎症,细菌进入中耳而发病。另外小儿饮食时,发生呛咳、呕吐时,食物应 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产生炎症。 耳疼、头痛、头晕、发热、轻者低热,重者发热、体温可高达40℃,可伴有呕吐 、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状。不会说话的婴儿哭闹不安,常抓耳朵。1-2天后耳内 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耳痛等症状减轻,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转成慢 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可分为 三种类型。①单纯型: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② 坏死形:炎症已侵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③胆 脂瘤型: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跃,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及黄 白色有恶臭的油片状物。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愈,会造成不良后果。 自疗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 瓜、苦瓜等。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 (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 (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连服3-4日。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 克,分2次煎服。 (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 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3.饮食自疗法 (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 服5天。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 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4.外治自疗法 (1)取蛋黄1枚,放锅(不要用铁锅)内加热翻炒,片刻油出滤出即可,炒时防 焦。待冷却后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 (2)蚯蚓5条,剖开后洗净,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滤出清 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 (3)新鲜猪胆汁(或鸡胆汁)50克,冰片5克,滴耳。 (4)烂耳散少许,吹入耳内,每日3次。 (5)生大蒜2只,丝瓜1只,共捣烂,布包挤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 次。 (6)胡桃肉捣油加冰片少许,滴入耳内。 避免误诊 急性期后持续有分泌物出或存在其它症状,可能并发其它疾病,不宜延误,应到医 院作进一步检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不可在公共汽车上及人流中挖耳朵分泌物,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损伤。


中耳炎 其他文章阅读 

  、精力方面),故有人看作便是变应性鼻炎,但因在机体内不存在抗原病因:变应性鼻炎可产生于任何春秋,男女均有,易见于年青人,典范症状为鼻痒、阵发性喷嚏连续产生发火、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吸入性变应原:如室内、外尘土、尘螨、真菌、动物皮毛、羽毛、棉花絮等,多引起常年性产生发火;植物花粉引起者多为季候性产生发火。食品性变应原:如鱼虾、鸡蛋、牛奶、面粉、花生、大豆等。特别是某些药品,如磺胺类药物、奎宁、抗生素等均可致病。...

  一致好评。凡新农合参保患者在病院住院医治后,凭相关证明和结算证明,按本地新型屯子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相关规定报销医疗用度。如有疑难,详情可点此“在医治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鼻窦炎、鼻炎、过敏性鼻炎、卡长于运用中中医联合方案医治耳鸣、耳聋、外耳道炎、中耳乳突炎、急(毕业于省医科大学,曾在三甲病院从事耳鼻咽喉临床变乱十余年,对耳长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腔囊肿、咽喉炎、鼾症、中耳炎、耳聋耳鸣等诊断


本文来源: http://www.ewsos.com/ebh/20120106/490430.html

责任编辑:liuwei

最新保健资讯
疾病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