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鼻疖 肿“相关的词条 医学百科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

与“鼻疖 肿“相关的词条 医学百科 鼻疖、鼻疔,始则局部肿胀疼痛,分析,实例等参考请浏览相关页面。

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个部分。 鼻前庭是指由鼻翼所围成的扩大的空间,内面衬以皮肤,生有鼻毛,有滞留吸入尘埃的作用,此外皮肤与软骨膜紧密相贴,所以发生疖肿时,疼痛甚剧。 图2-29 外鼻软骨 固有鼻腔是指鼻前庭以后的部分,后借鼻后孔通咽

泻火;小便短赤者,加六一敌清热利尿;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泻热通腑。 (叁)体虚毒恋疖肿散发于全身各处,此愈彼起,不断发生,疖肿较大,易转变成有头疽,疖肿颜色暗红,脓水稀少;常伴低热,烦躁口渴,或乏力肢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

2.耳痛呈跳动性,张口咀嚼时加重,可放射到颞部。常伴头痛、发热和全身不适。 3.耳道皮肤呈弥漫性充血、糜烂、结脓痂。疖肿局限于外耳道外1/3,呈丘状隆起,成熟时顶部有脓点。 4.耳屏压痛,耳郭牵拉痛,或乳突皮肤红肿压痛,耳周淋巴结可肿大

蝼蛄疖 病名。指皮肤所生疖疮如蝼蛄窜穴状者。常见头皮疮疡之一。见《外科大成》卷三。亦名曲蟮拱头、蝼蛄窜穴。该病因暑热生疖失治所致。多发于小儿头皮。症见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逐渐增大如黄豆至梅李大小之疖肿,根底坚硬,继之形成脓肿,多自溃脓出;

性栓塞。检查疖肿无全身症状者无需常规检查。疖肿较大时,可有发热,头痛及乏力等全身症状,白细胞数增高。 治疗 1.局部治疗为主,如热敷,理疗,涂10%鱼石脂软膏。面部疖肿应卧床休息,切忌挤压或挑刺疖肿,以免扩散至颅内。 2.肿胀范

,散肿,止痛。主疮疖及乳痈初起,红肿热痛。 用法用量 用凡土林(占74.3%)制成软膏。涂敷患处。 备注 方中大黄、地丁草、天花粉清热解毒,白芷,独活、苍术祛湿消肿,川乌,南星、松节油消散止痛,配合成方,有清热解毒,散肿止痛

用药原则 1.疖肿病例以口服抗生素和外敷药为主; 2.痈重型病例以静脉用药为主,注意支援疗法和防止并发症; 3.对后并严重并发症的病例,选择最有效和足量抗生素。 辅助检查 1.对单纯疖肿病例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

概述 疖(Furuncle)是化脓菌侵入毛囊及周围组织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单个损害称为疖。是疼痛的半球形红色结节。以后,中央化脓坏死,终于溃破或吸收,多发而反复发作者称疖病。好发于头、面、颈、

局限后才可热敷,局部可理疗。并选用大剂量有效的抗生素。2.疑有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或败血症时应住院治疗。3.危险三角区之疖肿应在急性炎症完全控制、感染局限后,始可用锋利尖刀挑开。4.唇痈严禁切开,等待出现多发表浅脓栓时,始可用尖镊夹出。5.唇

鼻疖、鼻疔,始则局部肿胀疼痛,成熟时可见脓头,鼻外及唇颊往往有(火欣)肿。治宜清肺解毒,方用解毒拔疔汤,药用鲜菊叶、苍耳草.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黄芩、金莲花、甘草节。 (10)泻白靖鼻法。主治鼻前庭炎,患者常感鼻部刺痒或疼痛不适。查见鼻

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诱发外耳道疖肿。 症状体征 ①耳郭牵引痛、耳屏压痛或咀嚼时疼痛;②注意是单发抑多发疖肿,脓栓,已破溃溢脓;③注意腮腺及乳突,疖肿在外耳道前壁者,可发生耳前肿胀,并可累及腮腺;后壁疖肿可引起耳后、乳突部肿胀。 疾病

热疖 病名。又称疖;指夏日所生之小脓肿。出《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因感受暑毒之气而成。见疖条。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33:34 (GMT+08:00)

暑疖 病名。指夏季发生的化脓性疖肿。见《外科启玄》卷七。亦名暑疡、暑令疡毒小疖。“夏日受暑热而生,大者为毒,小者为疖。令人发热作胀而痛,别无七恶之证。”治宜清热解毒之法。方选清暑香薷饮,内加黄芩、黄连、大黄之类。证治可参见疖、外痈条。

喉疖 病名。系指生于喉膈之间吐不出咽不下类似梅核气的病证。见《喉科指掌》卷四。也即喉节。详见该条。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46:25 (GMT+08:00)

用非手术疗法,禁忌挤压、挑刺或早期切开。早期可作理疗、外敷拔毒膏、鱼石脂软膏或中草药。如有脓栓形成,可用小镊轻轻夹出,疖、痈部位可用高渗盐水或抗菌素液等湿敷。只有形成皮下脓肿后方可轻巧地切开皮肤,以利引流。平时应尽量减少局部活动。

药为细末,瓷罐收贮。 功能主治 主眼目暴发赤肿,热泪昏涩,及头脑疼痛。 用法用量 先令病人口含水,然后将药末吹鼻,左吹左,右吹右,使气上行,须臾觉效。头痛吹法亦然,或两鼻皆吹之。 注意 久患眼疾者忌用。 摘录

肿 证名。即遍身肿。《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液皮肤,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肿也。令人上气体重,小便黄涩,肿处按之,随手而起是也。”《备急千金要方·水肿》治虚满通身肿

面肿 证名。面部作肿。与面浮属虚者相对。《素问·平人气象论》:“面肿曰风。”因食后冒风,或风热相搏上攻头面所致。根据病因,祛邪以除肿。《医学入门》卷五:“面肿乃食后冒风所致,能食者风虚,面麻木,牙关急搐、升麻胃风汤;不食者风热,面唇黑,心

目下肿 证名。眼胞浮肿。为水肿病初起常见症状之一。《素问·评热病论》:“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以“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37:34 (G

牙肿 证名。即牙龈肿。治法:属风邪入侵者,宜疏风消肿,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属血虚者,宜补血养血,可选用四物汤、归脾汤等加减。属肾阴虚亏,虚火上炎者,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等。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

耳肿 证名。见《丹溪心法》。系指耳部肿起疼痛。多由肝胆三焦风热上攻所致。可兼疼痛,或流脓水。治宜疏风、清热、利湿,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肿盛疼痛者,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外敷蒲公英汁。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51:45

咽肿 病证名。即咽喉肿痛。出《灵枢·经脉》。详该条。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18:34 (GMT+08:00)

风肿 病名。 ①肿病之一。出《灵枢·五变》。又名痛风肿、痛风身肿。《丹溪心法·水肿》:“风肿者,皮粗,麻木不仁,走注疼痛。”《医学入门·水肿》:“风肿,即痛风肿者,肿面多风热,肿脚多风湿,关脉浮洪弦者,风热湿三气郁而为肿。因脾土不足,木

橡皮肿 gumma 梅毒第三期,在肝脏等组织内发生的大小不一、灰黄色结节。这是梅毒所特有的一种肉芽肿,有硬橡皮样的弹性,其组织像与结核结节颇为相似。 最后修订于 2年3月1日 星期一 23:55:16 (GMT+08:00)

湿肿 病证名。水肿之一。以久居湿重之地区或房舍,或自从感受寒湿,湿邪浸渍肌体所致。《奇效良方》:“病水寒不得宣行,成湿肿证。脉来沉迟,色多青白,不烦不渴,小便艰少而涩,大便滑泄。”《秘传证治要诀》:“感湿而肿者,其身虽肿,而自腰以下至脚肿,

喉肿 病证名。系指咽喉肿痛的病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证起于脾经,食煎炒油炽等物,及饮酒太过而行房事,以致毒气不能流行,聚结喉根,若不速治,毒闭即死。”详见咽喉肿痛条。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46:19 (

颈肿 证名。颈部单侧或双侧胀肿粗大。出《灵枢·经筋》。因气火郁逆,或痰滞内结所致。《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有颈项肿痛,寒热头眩者,是气毒,宜加味藿香散;有颈项结核浮肿,先寒后热者,此风寒所搏,宜防风解毒汤;有颈项结核坚肿,色红渐

舌肿 ①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心候舌,养于血,劳伤,血虚为热气所乘,又脾之大络出于舌下。若心脾有热,故令舌肿。”症见舌肿胀,甚至妨碍饮食语言。因血虚而致者,宜用四物汤加减。若因心脾有热所致者,用三黄凉膈散加减。由其他原因所致者,应审

鼻痒 病名。系指鼻中小知识: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年夜可手术医治。 ...有痒感的病证。《古今医统》:“鼻痒,乃热则生风故也。”治宜防风通圣散加减。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58:38 (GMT+08:00)

鼻酸 病名。系指鼻内有酸楚感。《古今医统》:“鼻酸,乃痰火所为。”宜凉膈散加减治疗。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58: (GMT+08:00)

鼻型为人类学中一项重要的性状特征。以鼻宽×100/鼻高即鼻指数(nasal index)表示之;通常根据此值作如下的分类: 活体的和头骨的鼻型分类标准不同之处,主要是鼻宽的测点在两者有很大区别。结果,头骨上的鼻宽较之活体的鼻宽要

鼻疳疮 病名。系指鼻下两旁生疮、赤痒,或连唇生疮,渗液浸淫、糜烂的病证。见《圣济总录》卷一一六。又名鼻疳、鼻疳蚀、鼻(匿^虫)疮、疳鼻等。小儿多患此病。本病多因肺胃积热,或由风湿之气壅成内热所致。治宜清肺胃湿热。外敷黄连粉或青蛤散等。参见鼻

鼻痔 病名。系指鼻内息肉如榴子,渐大下垂,闭塞孔窍,使气不得宣通的病证。其病因,《外科正宗》卷四认为:“由肺气不清,风湿郁滞而成。”治宜内服辛荑清肺饮,外以硇砂散逐日点鼻。详见鼻息肉及取鼻痔秘法条。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鼻交 经外穴别名。即鼻交頞中。见该条。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58:43 (GMT+08:00)

XX鼻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八。也即鼻疳疮。详见该条。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22:32 (GMT+08:00)

鼻横线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疾病概述 鼻横沟又名鼻横线。 鼻翼及鼻中隔软骨在成年期分化发育,因而改变了鼻孔的外形。本病不太少见,但极少引起注意。有两个家系提示本病是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引起。 疾病描述 鼻横沟又名鼻横

《疡医大全》卷三十 方名 热疖神效膏 组成 麻油4两(熬成珠),松香末4两,炒黄丹2两。 主治 疖子。 用法用量 摊贴。 制备方法 上搅成膏。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7:24:16 (GM

鼻干 证名。系指鼻内干燥无涕的病证。为多种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引起鼻干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风热所致。症见头痛发热,鼻干脉浮。宜辛凉解表,用麻杏石甘汤加减;二是由肺燥引起,症见鼻干无涕,伴有干咳、咳血等症,宜养阴清肺,用清燥救肺汤加减;

期见鼻前庭湿疹或毛囊炎病变。可有鼻前部皮肤及粘膜粉红色小结节。常可见鼻腔内有痂皮,其下粘膜浅表溃疡,边缘不整,溃疡处有苍白色肉芽组织增生,触之易出血。严重者见溃疡深,有坏死,中隔穿孔。检查:检查肺及其他部位找出病灶,可做结核菌素试验、鼻分泌

鼻扇 证名。即鼻孔煽张。指两鼻翼张合煽动。《医述》引林慎庵:“鼻扇有虚实、新久之分,不可概为肺绝。初病鼻扇,有邪热风火壅塞肺气,实热居多;久病鼻扇喘汗,是为肺绝不治。”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58:40 (GMT+

鼻风 病证名。出《幼科金针》。指新生儿因鼻塞不能吃奶。多为感受风寒所致。治宜解表理气,用《幼科金针》消风散(防风、荆芥、羌活、蝉蜕、川芎、藿香、陈皮、甘草、桔梗、僵蚕)。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58:44 (GM

红鼻 病名。即酒齄鼻。多由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所致,症见鼻准发红,久则呈紫黑色,鼻头增大,高低不平,状如赘疣。治宜清热、凉血、散结。《冯氏锦囊秘要》卷六主张用“肺风红鼻方……每服三钱,甘草汤下。”详见酒齄鼻。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出来。家庭护理:1.首先是要及早发现鼻异物,对于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应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有一侧鼻堵现象发生或不明原因的鼻觑、流脓鼻涕,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发现鼻子有臭味的更应及早检查,以期及早诊断。2.鼻异物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家长要教育

鼻疮 病名。系指鼻窍中生疮,状中粟粒,干燥疼痛,甚则鼻外色红痛似火炙的病证。见《诸病源候论》卷二九。本病之病因,《医宗金鉴》卷六五认为:“由肺经雍热,上攻鼻窍,聚而不散,致成此疮。”治宜清热解毒,可服黄连解毒汤加紫花地丁等。反复发作者,可

鼻窦小知识:鼻窦炎,如何医治? 发问:38个月男孩患有中耳炎、鼻窦炎,如何医治? 所患疾病: 中耳炎、鼻窦炎 病发汗青: 3岁男孩,之前身体状况杰出。此次诉耳痛、流脓鼻涕5天,在病院救治, 医治汗青描述: 给予头孢及强力阿莫仙消炎医治10天,现耳痛以减缓,仍流脓鼻涕。大夫查抄说耳朵内红肿仍较厉害。 患者想取得的帮忙: 请问该如何进一步医治 大夫答(只能参考): 建议先到本地正轨病院救治征询。 需求看医师。请提早预定挂号,我的门诊时间是周二下午会诊中间,德律风预定833001...外伤可影响到颅脑,轻者脑震荡,重者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鼻内清水样分泌物,随低头、咳嗽、打喷嚏等动作而加重,有时继发颅内感染。严重的鼻外伤,尤其件有多鼻窦及颅脑、颅骨广泛损伤时,由于剧烈疼痛、严重失血,可引起休克;

养持续阳性,可考虑切除扁桃体。预后及预防无特殊特别提示见于婴幼儿,多与咽、喉白喉同时发生,单纯性鼻白喉很少见;鼻白喉常流粘液脓性并混有血液的鼻溢液,发生于小儿,发病率很低。预防与调养:1.及时隔离患儿,对患儿的分泌物、用具、衣服、病室等,

疗疖、痈局部一般采用保守治疗,用2%碘酊涂敷患处,局部保持清洁。若脓头破溃可用高渗盐水或抗生素液纱布湿敷。颜面疖、痈一般不用热敷,尽量避免切开引流等刺激。如感染已明显局限,似要破溃,在尽量减少刺激下切开表面皮肤,以利引流。 由于疖、

妊娠阴肿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即胎前阴门肿。详该条。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33:03 (GMT+08:00)

遍身肿 证名。水肿之一。即全身水肿。见《圣济总录·水肿门》。《证治要诀·肿》:“肿病不一,遍身肿,四肢肿,面肿,脚肿,……然有阳水,有阴水。并宜先用五皮饮、升降汤或除湿汤加木瓜、腹皮。”作者认为属于阳水的遍身肿,症见烦渴,小便赤涩,大便

肺虚身肿 证名。因肺气虚,清肃之令不行所致之身肿。《症因脉治》卷三:“肺虚身肿之症,泻利喘咳,面色惨白,或肿或退,小便清利,或气化不及,小便时闭,大便时溏,即《金匮》脉沉自喘之正水,此肺虚肿症也。”治宜补肺益气,选用生脉散、人参固本丸、都


本文来源: http://www.ewsos.com/ebh/20120827/797851.html

责任编辑:liuwei

    推荐阅读:

最新保健资讯
疾病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