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焦炉工人的肺癌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  卫生部已将焦炉工人肺癌列入1988年1月1日实施的新订职业病管理条例。

  
  焦炉工人肺癌(lung eaneer among eoke oven workers),是指焦化厂焦炉作业工人在长期接触焦炉逸散物后,发生的与其职业性接触有病因学联系的在肺部发现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中文名:焦炉工人肺癌英文名:lung eaneer among eoke oven workers
  
  就诊科室:肿瘤科
    
  焦炉工人肺癌 - 基本简介
    
  焦炉逸散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癌性多环芳烃,可使焦炉作业人群的肺癌率(发病率或死亡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非暴露人群,标准人群或比较人群),肺癌率随接触量、接触工龄和开始 接触后的年数增加而增高。这些流行病学现象表明焦炉作业人群的肺癌分布具有职业病的病因学特征。卫生部已将焦炉工人肺癌列入1988年1月1日实施的新订职业病管理条例。
  
  焦炉逸散物是生产焦炭的过程中,烟煤在高温缺氧的焦炉炭化室内干馏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蒸气和烟尘。在装煤、出焦、漏气和熄焦时弥散到焦炉的工作场所空气中,煤焦油挥发物是焦炉逸散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各种多环芳烃如苯并[a]芘、苯并[a]蒽等多种致癌物。
  
  焦炉工人肺癌 - 病理病因
  
  炼焦作业大致可以分为炉顶、炉侧、其他辅助作业如备煤等。在焦化厂中从事炉顶、炉侧、其他辅助作业如备煤作业工人肺癌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
  
  焦炉逸散物可以通过呼吸道进人人体,引起肺癌发生。焦炉工人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1]
  
  焦炉工人肺癌 - 疾病特点
  
  在长期接触焦炉逸散物后发病的;是与职业接触有病因学联系的原发性肺癌。有可靠的职业史,发病年龄提前,工龄一般较长,同一工作岗位高发,以男性工人为主。周围型肺癌较多,中央型肺癌较少,近半数合并转移。病理组织类型低分化腺癌较多,而小细胞癌和鳞状上皮癌较少。
  
  焦炉工人肺癌 - 诊断原则
  
  必须根据可靠的职业史,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参考有关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合作业现场空气中B(a)P、BSO等毒物的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方可诊断。
  
  焦炉工人肺癌 - 疾病诊断
  
  焦炉工人职业性肺癌和一般人群的肺癌一样,发病机理尚不清楚。除了职业因素以外,在临床上和病理上都和一般肺癌没有肯定的区别。尽管有时某些组织学类型似乎占有优势,例如鳞状细胞癌,也显然不能用于职业性肺癌的诊断。
  
  肺癌的大体类型,中央型或周边型,以及肺癌赖以诊断的其它检查之所见,尚不能区别职业性肺癌和一般肺癌。因此,焦炉工人职业性肺癌诊断主要依靠病因学指标,主要有:能反映患者接触水平的工种、接触工龄、开始接触以来的年数三项指标。
  
  工种在焦炉顶部和炉侧(焦炉中部和底部)各工作场所从事炼焦作业的工种和辅助工种均有患职业性肺癌的危险性。各工种所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焦炉逸散物浓度可反映患者的接触程度。因此工种是确立焦炉作业工人肺癌诊断的主要指标之一。 接触工龄从事焦炉作业的实际工龄sa以上为可能患职业性肺癌的工龄。开始接触后的年数开始从事炼焦作业及至诊断肺癌的间隔年数至少10a方有确立诊断职业性肺癌的可能。以上三项病因学指标,在诊断焦炉工人职业性肺癌时不能缺少,缺一不可。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伺焦化厂的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测定的总评价可确定和更改指标和指标的内容。足够的调查数据可缩短或延长指标的年数。[2]
  
  焦炉工人肺癌 - 临床表现
  
  吸入较高浓度蒸气后,很快出现流泪、咽痛、剧咳、胸闷、呼吸困难、发热、寒战等,脱离接触后可逐渐好转。少数病人经数小时至1天潜伏期后,可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模糊,散在的斑片状或云雾状阴影。心电图可见心肌损害、心率失常等。如不及时抢救,可死于呼吸衰竭。
  
  1972年国外首次报道职业接触工业品焦炉工人肺癌 。以后美、英、德等国屡有本品引起肺癌报道。法国1993年报道,某使用工业品氯甲醚生产离子交换树脂的工厂,1958至1986年间258名工人中已发生肺癌11例。其中10例为小细胞癌。1982年我国组织调查了11家生产和使用氯甲醚和双(氯甲基)醚的工厂,915名工人中发生肺癌15例。患者平均接触时间9.86年,平均死亡年龄49.7岁。SMR为1546。有病理组织学检查的11例中,小细胞肺癌占8例。在调查截止后3年中,又发现肺癌10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工业级氯甲醚列为人类肯定的致癌物(Group1),靶器官为肺部。
  
  焦炉工人肺癌 - 致癌性
  
  焦炉工人的肺癌发生危险性随接触强度、接触工龄、开始接触后年数的增加而增高。
  
  焦炉工人肺癌 - 预防
  
  ①要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密闭化和自动化程度,以减少与致癌物的接触。
  
  ②定期进行职业性体格检查,皮肤、肺和膀胱是要重点和全面检查的部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③做好环境监测,防止致癌物污染厂外环境。
  
  ④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选择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如蛋黄、肝、牛奶、胡萝卜、葡萄等,同时多食香菇等菌菇食品,提高人体的抗癌能力和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消除和减少致癌作用。
本文来源: http://www.ewsos.com/fa/20160228/1268418.html

责任编辑:肖秀燕

最新保健资讯
疾病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