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康吃晚餐 晚餐与10种疾病关系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中国人的晚餐五花八门,吃什么的都有,有些人大鱼大肉,有些人又食不果腹,而且吃晚餐的习惯也是各有千秋,有些人五六点吃晚餐,有些人又到凌晨一两点。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哪些晚餐最伤身。

 
  如何健康吃晚餐 晚餐与10种疾病关系
 
  最伤身的晚餐
 
  1.加工肉太多,增加癌症风险。
 
  烤肉是很多“肉食动物”们晚餐桌上的主角。晚餐食用过多烧烤、熏酱的肉类食物,如红肠、烤肉等,不仅营养欠佳,还会影响消化。在烧烤食物的过程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气味虽香,但影响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此外,晚餐肉食当道、蔬菜不足,运动量又减少,易引发肥胖,甚至增加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
 
  因此,晚餐聚会应尽量远离烤肉,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和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更应注意。尽量用焖、煮、炖等少油少盐的方法。
 
  2.喝酒过量伤神经,损肝胃。
 
  高兴也好,痛苦也罢,邀上三五好友“豪饮”是很多人的选择。表示,酒精会使人体的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抑制,严重时还会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啤酒虽然浓度较白酒低,进入胃后,可使胃壁减少分泌前列腺素E,造成胃黏膜充血和水肿,出现食欲减退、上腹胀满。白酒啤酒一起喝更可怕,会加速白酒中的酒精在全身渗透,伤害肝、胃、肠、肾等器官,有人晚餐后大醉不醒,极易在睡梦中出现意外。
 
  因此,最好不要饮酒,尤其是睡前4到6小时内。如果酒局无法拒绝,喝酒前最好先来杯温牛奶保护胃黏膜。需要注意的是,白酒和啤酒千万别选冰镇的,喝醉了可以喝点绿茶解酒。适量的红酒要比白酒、啤酒好得多。
 
  3.不吃晚餐,胃喊饿,神经受累。
 
  在减肥圈子里“过午不食法”甚为流行,这样的饮食习惯减的不是肥,是你的健康。胃内食物的排空时间大概在4~6小时之间,排空之后,胃会继续分泌胃酸,如果没有食物中和,胃酸会长期侵蚀胃黏膜。多数减肥女性晚餐不吃主食之后,并没有增加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或者仅仅是增加了一点蔬菜、番茄、黄瓜之类低碳水化合物食品,蛋白质摄入量严重下降,同时还导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此外,加班人群由于消耗能量大,不吃晚饭会使神经一直保持兴奋,得不到正常休息,影响第二天工作和学习效率。
 
  4.老吃剩菜当心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会在胃里与胺类结合成亚硝胺,为一级致癌物。有些犯懒和爱节俭的人会吃点中午的剩菜打发自己。曾有国内学者实验,将中午剩菜放入冰箱,6小时后(即晚饭时间)拿出加热,发现亚硝酸盐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16%,红烧肉增加70%,超过了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而18小时后(即次日早饭时间),所有菜品亚硝酸盐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所以,做饭最好一次吃完,如果剩菜了,凉透后应立即放入冰箱。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不隔餐为宜,最好能在5个小时内吃掉。鱼虾蟹贝等蛋白质高的最好一顿搞定,否则剩了再吃对胰腺不好。肉类一定要将其热透,最好加热10分钟以上,或微波加热1分钟以上。不要吃热水或菜汤泡的剩饭,以免加热不彻底。
 
  5.太辣伤肠胃、扰睡眠。
 
  周春凌教授解释道,晚餐进食麻辣食物的坏处,一是辣椒、花椒、胡椒、大蒜、生姜等食材对肠胃损害很大。二是辣椒所含的辣椒碱等刺激性特质会通过刺激人体舌尖,进而刺激大脑中枢神经和身体各部分的神经末梢,导致心跳加快、体温上升和较长时间的兴奋感,导致入睡晚和睡眠质量不高。
 
  因此,麻辣食物是晚餐雷区,对患有口腔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症、消化性溃疡、胃肠炎、胆囊炎、慢性胰腺炎以及高血压等疾病的人更是禁区。
 
  6.甜点让腰围变粗。
 
  油腻麻辣不让吃,甜点总可以吧!但晚餐吃甜点,同样有风险。甜点多为高糖(或高淀粉)、高脂食物,如曲奇、芝士蛋糕、巧克力饼干等。晚上摄入过量的糖或脂肪,运动量较白天却大大减少,易引起肥胖;精制糖类在体内代谢会消耗维生素和矿物质,经常吃精制糖会造成维生素、钙和钾缺乏等营养问题。因此,晚上吃甜点不是一个好主意,肥胖者、女性、龋齿、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更要避免。
 
  7.产气食物影响睡眠。
 
  晚上吃一些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气体的食物,如豆类、包心菜、绿椰菜、青椒、茄子、土豆、芋头、玉米、香蕉、面包、柑橘类水果和添加木糖醇(甜味剂)的饮料及甜点等,会让人产生腹胀感,妨碍正常睡眠。
 
  8.晚餐不吃主食患心脏病风险高。
 
  曾经,米饭、面条、馒头都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主食,可现在有些人却为了减肥,晚上只拿水果充饥。美国营养学家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坏胆固醇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就更大。而中国传统医学更强调“五谷为养”,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应保证膳食中谷物等主食提供每天所需能量的50%~60%。晚餐只吃水果,极易造成营养不良和营养不均。

本文来源: http://www.ewsos.com/a/20160412/1291793.ht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骆凤春

最新保健资讯
疾病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