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治疗 老中医解析:中医中药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有奇效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

耳聋治疗 老解析:中药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有奇效 耳”、“聤耳&r...耳中生毒”等,分析,实例等参考请浏览相关页面。

老解析:中药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有奇效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系中耳粘、骨膜因化脓性致病菌侵入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以耳痛和流脓为主要特点,是耳科常见病之一。治不及时往往演变为慢性而迁延难愈。学称为“脓耳”、“聤耳”、“耳疳”、“底耳”、“耳痈”、“耳中生毒”等,俗称“烂耳”、“流耳脓”。因本病每致听力损害,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及生活,甚至可出现合并症,危及生命,故应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未病先防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积极防治伤风感冒、鼻小知识:鼻咽喉医治设备,该疗法溶解的基来历根基理是低温溶解,即操纵低温等离子,以较低的温度对病变组织进行溶解,是继冷冻、激光、微波以后的第四代医治鼻、咽炎的物理医学手艺。就今朝而言等离子射频手艺是医治扁桃体炎最抱负的编制。它不仅针对炎症的粘膜组织有作用,更首要的是可以从病灶的基底部进行低温溶解。可使组织产生低温分化效应,将病变组织迅速溶解,同时缩短、封闭血管,达到医治目标。...塞、(鼻九)嚏等;避免不适当的擤鼻、咽小知识:咽粘膜及其他咽淋巴组织炎症。本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年,季候更替、气温转变时容易病发,劳顿、受凉、潮湿、烟酒过度或某些慢性病等常为本病的诱发身分。若医治不适宜,可引发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及急性风干冷、心肌炎、肾炎、关节炎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急性扁桃体炎首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比来几年发现有厌氧菌感染者。在正凡人的咽部及扁桃体隐窝内存在着这些病原体,机体防御能力正常时,不致产生疾病;当某些身分使机体防御能力降落,存在于机体内的病原体年夜量滋长,外界病原体又混水摸鱼,因此致病。急性扁桃体炎有沾染性,沾染暗藏期约2~4天,为飞沫或直接打仗沾染。通常呈散发性,偶有爆发流行,多见于集体生活者,例如戎行、工厂和黉舍。扁桃体炎的临床表示急性扁桃体炎有沾染性,暗藏期约3~4天,春秋两季病发率较高,青年期病发较多,少年儿童次之,50岁今后很少。症状轻重不一。由病...鼓管吹张术和鼻腔冲洗术;小儿哺乳时要采取适当的体位,避免头位过低及哺乳后旋即降低头位;初学游泳者,应在老师指导下循序进行,以防方式不当,污水呛入;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的感染,以防蔓延。

出现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肝胆火盛证候者,宜尽早清泻。可服龙胆泻肝丸,上清丸之类成药。

既病防变

一旦形成本病,应尽早彻底治愈,以防引起急性乳突炎等,或治不彻底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颇难治愈。

(一)中药治疗

可用蔓荆子散疏散风热,解毒消肿,蔓荆子10克、甘菊10克、升麻10克、前胡10克、生地20克、赤芍10克、麦冬10克、木通10克、赤苓 10克、桑白皮10克,或用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龙胆草10克、生栀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15克、车前子10克(包煎)、泽泻10克、当归10克、木通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二)外治

1.清除耳道内脓液:可用消毒棉签将耳道内的积脓揩擦干净。如脓液较粘稠者,可先用3%双氧水洗净。

2.滴耳:可用黄连滴耳液(黄连10克、枯矾6克、冰片2克、甘油),或新鲜虎耳草捣汁滴耳。

3.吹药:可用烂耳散(穿心莲10克、猪胆汁3克、枯矾3克)或红棉散(锻龙骨15克、海螵蛸15克、冰片3克、胭脂、水飞黄丹适量),以纸卷吹入耳内。但须注意药粉必须研得极为细腻;吹前必须把耳道内积脓液清除干净;每次吹入的药粉不能太多;每次吹前须清除耳道内残存的药物。

另外,因药物气味芳香,必须密封保存。

(三)针刺疗法

可取听会、阳陵泉、侠溪、外关、耳门。用泻法疏导少阳经气,清泄肝胆之火。

(四)单验方

1.活田螺一只,挖开盖头,加入冰片少许,取水花入耳内,一日三次,适于鼓膜未穿孔者,有止痛作用。

2.猪苓粉150克、枯矾145克、黄连末3克、冰片1.5克。先将猪苓粉与枯矾末和匀,加入黄连末、冰片即成。隔日一次吹入耳内。

(五)西药治疗

1.抗感染治疗,宜选青霉素8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4次。

2.确保咽鼓管通畅。1%麻黄素滴鼻,每日4次,滴后侧卧5分钟;阿托品0.3毫克,每日三次,口服。

3.局部对症治疗。鼓膜未穿孔,耳痛剧烈者,给l~2%酚甘油滴耳,每日3次;鼓膜已穿孔,在清洗耳道后,滴0.5%氯霉素加少量强的松龙的混合液。小穿孔药液不易进入中耳,应滴甘油制剂,如2.5%氯霉素甘油滴耳剂。

4.耳痛剧烈,高热不退,检查见鼓膜外凸或反有小穿孔流脓不畅者,应及时行鼓膜切开引流。

5.流脓停止,须继续使用抗菌素一周左右。


本文来源: http://www.ewsos.com/ebh/20120905/811435.html

责任编辑:liuwei

最新保健资讯
疾病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