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年龄超35岁患乳腺癌几率增2倍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柳叶刀肿瘤特刊中发布的调查数据发现:没生过孩子的女性比生过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要高2 5倍,35岁以上怀第一胎的女性则比20多岁怀孕生孩子的女性要高2倍多。

  关于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高危因素,除了年龄45~55岁、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不良情绪、接触放射线、接触化学药、吸烟、饮酒、乳腺癌家族史、长期口服避孕药、一些乳腺良性病史等这些人们熟知的因素,还有一些高危因素越来越多地为医学界所重视,其中包括:肥胖 (BIM≥24),初潮早、绝经晚,一直未生育,初次足月产年龄大,未哺乳或哺乳时间短。

  肥胖:体重增加风险增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唐毅介绍,根据目前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体重不变的女性相比,在18岁后体重增加了25kg的女性,其绝经后,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RR)为1.45,而且,随着体重增加,危险度还会增加;与体重不变的女性相比,绝经后体重增加10kg的女性,其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1.18,同样也存在随体重增加危险性增加的趋势。

  唐毅介绍,BMI的计算公式是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按照中国人的体质特征,BMI指数小于18.5为体重过轻,在18.5到23.9之间为正常,在24到27.9之间为超重,大于等于28的为肥胖。“为了避免乳腺癌风险,建议女性尽量将BIM控制在24以下。”

  初潮早、绝经晚:内源性激素作用时间长

  唐毅介绍,初潮早于12岁,绝经晚于55岁,患乳腺癌的风险都会相对增高。

  唐毅分析,初潮每延迟一年,与其相关的绝经前、后乳腺癌发病风险会分别降低9%和4%。平均绝经年龄每延迟一年,乳腺癌发病风险约增高3%。究其原因,是因为初潮早 、绝经晚意味着有较多月经周期,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可能与更长的暴露于内源性激素作用之下有关。

  未生育、初产年龄大:患乳腺癌概率高两倍多

  唐毅介绍,与经产者相比,未经产妇女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在增加。这种风险在40~45岁之后显而易见。根据《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柳叶刀肿瘤特刊中发布的调查数据发现:没生过孩子的女性比生过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要高2.5倍,35岁以上怀第一胎的女性则比20多岁怀孕生孩子的女性要高2倍多。也就是说,正常年龄段怀孕生子会大大降低患乳腺癌风险。

  唐毅介绍,初次生育年龄大,多指超过35岁。初次生育年龄大之所以导致乳腺癌风险增加,是因为乳腺腺体上皮的永久改变及乳腺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与第一次妊娠有关。在妊娠期细胞分化后,上皮细胞变得周期更长,而且G1期时间延长,在这一时期允许DNA修复。从月经初潮至首次妊娠间隔越长,首次妊娠的不利作用越大。第一次足月妊娠的年龄越晚,DNA产生错误的可能性越大,而在妊娠期这将会随乳腺细胞增殖而遗传。第一次妊娠后乳腺组织对致癌物的敏感性降低,反映了乳腺的分化。这种现象也反映在乳腺对放射线的年龄依赖的敏感性上。

  唐毅说,一项包括28篇已发表的关于乳腺癌发病率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以下假说:妊娠期的乳腺组织是由迅速生长且未分化的细胞组成,这一时期的乳腺细胞最容易癌变;在妊娠早期,乳腺未分化细胞的数目像乳腺上皮细胞的快速生长那样开始增加。如果妊娠持续至足月,这些细胞在妊娠晚期分化,因此,易恶变细胞的数据减少。作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的结果而发生的乳腺细胞分化的中断已被假定为可增加妇女发生乳腺癌风险的因素。


本文来源: http://www.ewsos.com/yxa/20150530/1111420.ht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骆凤春

最新保健资讯
疾病相关资讯